<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饮食建议

        来源:省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 2022-11-18 09:3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合理饮食是保证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基础。总体上,老年人的大多数营养需求与成年人相似,因此对一般成年人的饮食推荐也适用于老年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平衡饮食八准则建议: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但是由于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能出现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味觉等感官反应迟缓、肌肉萎缩、血管硬化等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食欲差,摄入食物减少,易引起肌肉力量减退,易发生跌倒,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因此,首先要保证食物多样化、营养充足。对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可少量多餐、进食细软食物。但是不宜多吃少动,体重过大是诱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保持适宜体重,也不要过于消瘦,BMI控制在18.5~23.9,男性的腰围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的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下。

                其次,老年人身体代谢机能减慢,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不建议腌菜配稀饭等营养单一、高盐的食物作为日常主食,过高的盐摄入会升高血压。日常应少吃油炸食品,每日烹饪用油控制在25~30克,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过多,会增加动脉变硬变窄的风险。控制甜食摄入,糖的摄入每日不高于25克。

                第三,尿酸高是心血管病、肾脏病等多种疾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浓肉汤、海鲜浓汤等富含嘌呤类的饮食,易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在日常饮食中也需控制。

                第四,老年人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应主动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1700 ml。在持续高温天气里,适当多喝水,特别是被医生判断具有心梗、中风风险的老年人更应多喝水。

                 第五,老年人需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在温度适宜的时段走出房间,接受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 D 的合成和延缓骨质疏松。

          此外,建议老年人主动学习营养知识,结合自身疾病史和生理特点,向医生咨询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管理方案,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