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霞浦 > 民风民俗

        中华糖果一奇——霞浦糖塔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17-03-02 15:2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霞浦糖塔可以称得上是中华糖果一奇,已定为宁德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它的产地主要在365bet体育赌博_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_beat365亚洲体育官网城内。大约在明末清初,由于西方方块糖果传入,一些富有人家将包装漂亮的西方糖果作为喜糖来显示身份。清代精明的霞浦糕饼店老板看到了商机就利用白糖与樟木模子制作糖塔。

        糖塔最早的用途是男方送女方的众多聘礼之一。向饼店订制称作“百喜”,受聘下订礼那一天,女家大厅摆上两三张八仙桌,将男方送来的各色聘礼摆上,其中一桌专摆糕、糖、饼之类,一对一尺高的大红糖塔公鸡脖上还挂着红璎络。几大盒子石榴、桃子、花生、神仙人物、小公鸡、狮子、麒麟等小糖塔。主人家将小糖塔分送给来观礼的亲朋、邻里家的小孩。后来大约到了民国时期慢慢变成中秋节外公外婆赠送外孙外孙女的礼品。有人说糖塔是本地人为戚家军备的食糖,虽然体现人民对戚家军的亲情,但不是史实,因为哪怕到明万历年间本地只有砂糖没有白糖,砂糖是无法制作糖塔;而地方史志也没有记载糖塔。

        糖塔可以说是爱的结晶,充满着爱护关爱的情谊,中秋节前观看糖塔制作是小孩的一大乐事,它的制作流程是:1.将磨摸具洗净,浸泡在清水中2.凉磨具3.煮糖水4.浇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