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我县探索破解人才瓶颈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21-01-21 11:4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近年来,我县针对人才工作“引才难、留才难、育才难”三大问题,坚持机制创新,不断优化育才环境,统筹“广聚英才”与“本土育才”两种资源,通过柔性引才、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引导外部高层次专家下沉一线,实现技术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截止目前,共组建专家库1686人,其中科技特派员67人。

          一、能人返乡,助推脱贫攻坚。乡贤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我县深入实施“霞智回归”工程,通过联系联谊、走访慰问等方式密切与在外乡贤、高校毕业生等沟通对接,以乡村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动员他们返乡创业。其中董志安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县政府招商引资邀请董志安回家乡创业,创建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2019年,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共同研发的“海带冬苗培育”研究,改变了我国海带育苗生产中从“秋苗”“夏苗”向“冬苗”的进一步发展,填补了该项技术国内外空白,属全国首创,有力推动了我县海带产业链发展。

          二、厚植土壤,挖掘乡土人才。乡村振兴,乡土人才是基石。我县在引才的同时,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主线,全面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扩大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规模,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高效、便捷服务。截止目前,全县已开展评茶员职业技能和中式烹调师技能提升等免费培训活动35期、培训2295人,举办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三资管理等培训班培训600多人次。通过技能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已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400多人,锻造了一支能战斗、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同时,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基层、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退居二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中遴选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目前全县共下派科技特派员共67名,覆盖15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35个市级产业薄弱村。

          三、引凤还巢,强化政策保障。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县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机制,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做好“县管优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乡土人才认定、“兴霞人才”等人才评选奖励工作,让人才真心扎根基层、真情服务基层。去年9月,东关人才公寓建成,23名人才成功入住,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更安心稳定的工作。目前,全县共投资近3849万元,建设县级人才公寓117套,有效解决了人才住房问题。